黄视频免费,亚洲视频综合网,婷婷久久综合网,午夜精品三区,欧美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在线视频二区,国产一级片不卡

APP下載
機會在手,求職信息實時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載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眾號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首頁 > 事業單位招聘 > 招聘詳情

寧夏征信有限公司2024年招聘公告

分享至

寧夏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征信”)成立于2017年1月,是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金融局批準設立,寧夏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國投”)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主營業務涵蓋:企業征信業務、平臺運營、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數據處理等。在貫徹落實寧夏國投“12356”發展戰略基礎上,寧夏征信不斷推進“寧信融”及地方征信平臺建設運營,作為寧夏首家通過人民銀行備案的企業征信機構,公司以公共數據金融應用促進我區普惠金融發展為目標,匯聚政務及公用事業部門數據,構建全區數字化融資服務網絡,為金融機構提供專業化征信服務,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有力推動地方信用體系建設,切實在征信賦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上發揮突出作用。

為滿足公司業務快速發展需要,現面向社會誠聘英才。

一、招聘原則

(一)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

(二)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三)堅持公平、公正、公開;

(四)堅持競爭、擇優的原則。

二、招聘對象

面向社會,符合招聘崗位資格條件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

三、招聘崗位、條件及人數

(一)金融服務經理崗,1人

1.40歲以下(1984年5月1日以后出生)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金融、經濟、市場營銷、金融科技、計算機等相關專業優先;

2.具備3年及以上銀行業務、企業信貸、企業征信等行業相關領域工作經驗,具有良好的客戶溝通、人際交往及維系客戶關系的能力;

3.具有組織、協調及項目管理能力,深度挖掘客戶潛在需求,收集并定期反饋商機,組織業務規劃與市場策劃,執行銷售策略,完成公司制定的銷售目標;

4.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責任心,較強的抗壓能力,能夠自我指導與自我激勵。

(二)商務經理崗,1人

1.40歲以下(1984年5月1日以后出生)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2年以上IT工作經驗;

2.熟悉市場營銷、渠道管理、招投標、活動策劃等知識,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分析判斷能力及資源整合能力;熟練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辦公軟件;

3.具備較強的自我驅動力、抗壓能力和較好的溝通交流和文字表達能力,能夠主動推動問題解決。

(三)項目交付經理崗,1人

1.40歲以下(1984年5月1日以后出生)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計算機、電子信息、通信工程、網絡工程、數學統計等相關專業;

2.具有5年以上的“金融IT”或“征信業務”及類似項目管理經驗,具備3年以上“項目經理/項目負責人”工作經驗;

考試采取面試和筆試方式進行。

1.面試:面試分為初次面試和二次面試,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2.筆試:項目交付經理崗、數據治理工程師崗、軟件開發工程師崗等3個崗位需參加筆試。

(四)考察及體檢

1.考察:由寧夏國投集團相關人員通過談話了解、查閱資料等方式對應聘者進行考察。

2.體檢:擬錄用對象確定后,組織擬錄用人員到指定醫院進行體檢。體檢參照機關事業單位招考工作人員體檢通用標準進行。公司或擬錄人員對體檢結果有疑問的,可按有關規定提出復檢。擬錄用人員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體檢并提交體檢報告,如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體檢并提交體檢報告,視為放棄錄用資格,按照綜合得分遞補進行體檢。體檢費用由本人承擔。

(五)研究討論

根據考察情況,提出擬錄用人選建議,由寧夏國投集團黨委研究討論決定。

(六)崗位遞補的情形

對因應聘人員自行放棄體檢、考察或體檢、考察不合格造成的空缺,按同一崗位應聘人員面試成績依次等額遞補。

(七)公示和錄用

對體檢合格的擬錄用人員在寧夏國投集團官網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對公示無異議者,由寧夏國投集團通知擬錄用人員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入職手續。

(八)薪酬及福利

首次簽訂勞動合同時間和試用期由寧夏征信公司按照有關制度規定確定。試用期間發放試用期工資,并享受國家規定的各類社會保險;轉正后薪酬及福利待遇等按國家、自治區和寧夏征信公司有關規定執行。

六、其他事項

(一)招聘期間各類通知均以電話形式通知,請保持通訊方式暢通。

(二)招聘期間公司不收取任何費用,請應聘者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三)本公告未盡事宜由寧夏征信有限公司負責解釋。

(四)招聘期間謝絕來訪。如需咨詢請撥打:0951-5966670,聯系人:力女士。

附件:寧夏征信有限公司應聘報名登記表

專題推薦

進入關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