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已經越來越靈活,各地的時間安排也不一樣,有的還實行一年兩考,給了考生們更多的選擇和機會。但從各地的招考情況看,雖然安排不一樣,但基本的程序、要求都是差不多的,都必須包含筆試、面試、體檢、考察等幾個環節。而其中的考察環節也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政審,是公務員招錄的最后一個環節,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本人思想、品德、作風以及家庭成員有關情況,每年都有考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政審環節倒下,導致無法錄取。那么,究竟哪些情況會導致在政審環節無法通過呢?具體有下面三類情況。
第一,資料造假或考試作弊
作弊這個事不用多說,公務員考試作弊是入刑的情形,是一種犯罪行為,今年兩高專門出臺了司法解釋,處罰很嚴,一旦發現,不但政審不能通過,可能還要被判刑。這里重點要說的是資料造假,現在公務員報考都是實行網上報考,很多考生可能有僥幸心理,資料造假可能沒有人查,也查不出來,特別是基層工作經歷造假、志愿服務造假等。要告訴大家的是,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僥幸心理,現在實行的是聯審聯查,都是多部門合作,大數據支撐的,很容易就會發現問題。因此,大家填報資料時必須保證真實有效,不能有任何造假、瞞報等情況出現,有什么問題是逃不過的,再加上還有公示階段,一旦被舉報,除了政審不能通過,還將被記入誠信檔案,影響以后考試和就業。
第二,品行不端或違法違紀
這一方面重點審查個人的政治、品行等問題,大體上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有沒有政治方面問題,近年來這個方面的審查很嚴格,主要看有沒有反對社會主義、發對四項基本原則等言論和行為;二是有沒有違法行為,比如有犯罪記錄、受過刑事處分、有流氓、偷竊、賭博等不良行為的,一般政審都不能通過;三是違紀方面的行為,比如是否被開除過黨籍、公職,有相關的紀律處分是否還在影響期,是否在原單位不服從管理,經常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等。如果有這些行為的,政審可能也無法順利通過。
第三,親屬犯罪的間接影響
這一點很受大家的詬病,但現實中還真是這樣,今年貴州曾經出現父親被列為失信被聯合懲戒對象影響子女考錄事業單位的案例。具體主要包括直系血親或對本人有較大影響的旁系血親在境外、國外從事危害我國國家安全活動;被判處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有信邪教組織的等等。但這一條各地執行的標準可能有些差異,親屬一些輕微的犯罪或者對考生影響不大的,政審時沒有什么問題的,具體要看各地把握的尺度。
總之,政審時意見很嚴肅的事情,所有參考的考生要高度重視,不清楚的要提前詢問做好應對,比如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只要在政審前被取消的,政審時就不影響了。